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共青团中央、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的要求,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行动方案(2021-2025)》部署安排,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 总体安排
(一)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实践活动开展前要做好安全预案。各学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恶劣天气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三)务求实效。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坚持严实作风,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力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要深入实际,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甚至观光旅游;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不给基层增加负担。
(四)打造特色。积极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色实践项目;主动围绕本学院专业学科特色开展特色实践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SIPT计划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相结合的特色实践项目。
三 实践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色实践项目
围绕主题教育开展理论宣讲、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实践活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在主题教育中感悟思想伟力,积极营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良好氛围。
(二)服务乡村振兴“十百千专项行动”实践项目
响应省委教育工委号召,以学校师生党员为主体,围绕农业生产“春耕、夏管、秋收、冬训”重要环节,每年组织1000名左右师生党员,重点在育种、黑土保护、病虫害治理、新型生物农药及肥料应用、新型农机装备、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业人才培训、动物繁育、畜禽营养、动物疾病诊疗、疫病防治、乡村规划建设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农村基层,以政策宣讲、科技支农和文化推广为重点,开展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共建电商经济、乡村文明建设等领域实践活动。以对口援助和帮扶为重点,鼓励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与农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项目化管理,长期持续推进,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乡村振兴项目。
(三)“社会观察”调研实践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传承民族文化,改善群众生活,注重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活动,鼓励青年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走访调查的形式深入城镇、乡村、企业等,重点围绕社会现象、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实地调研、组织总结讨论并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关研究成果。
(四)“青春筑梦”创新创业项目
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利用暑期开展创业调研、实验论证、市场拓展、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宣传推广等实践活动,加强校企联系,助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五)“关爱帮扶”志愿服务项目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敬老爱老、法律援助、科普宣传、助残帮扶、亲情陪伴、爱心捐助、医疗义诊、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青年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项目
重点依托相关专业组建实践团队,以地域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等为重点,围绕黑土保护、防灾减灾、大气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粮食浪费、教育分配不均和劳动力短缺等方面,深入高校、乡镇、社区、企业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专业技术指导等实践活动。了解当前社会现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面对重大灾害及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其他选题项目
除以上主题社会实践外,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关注社会焦点,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发扬专业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 活动安排
(一)立项阶段(即日起至2023年6月24日)
1.组建团队:各学院团委根据学院专业特色、工作重点、学生特点、实践目的地等情况,组织学生组建实践团队进行立项。要求各团队完成团队成员分工、联系确定实践地点、落实团队安全等工作后提交立项申请书。
2.提交材料:2023年6月24日前,各学院将《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信息汇总表》(附件1)及《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附件2)上报校团委备案。立项书电子版命名格式为:“学院-负责人姓名-团队名称-负责人电话”。相关材料(附件1、2)需同时提交Excel/Word版及签字盖章PDF扫描版,由学院汇总并发送至xqxshsj@163.com(发送时请注明学院),纸介版无需提交。
(二)培训阶段(2023年6月25日至7月5日)
1.院级培训:各学院围绕社会实践整体工作安排、社会实践组队、实践素材搜集整理、实践宣传报道、实践安全教育等内容,为实践团队做专题培训指导。
2.校级培训:校团委将围绕社会实践注意事项、实践安全常识、实践报告撰写和新闻报道撰写等内容,为实践团队做专题培训指导。
3.具体要求:各学院于7月5日前完成本学院社会实践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建及实践团队培训工作,并将相关材料(附件3、4)报校团委备案,电子版发送至:
xqxshsj@163.com
(发送时请注明学院)
(三)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3年9月)
1.经校团委备案的实践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开展实践活动。
2.实践过程中,注意做好素材的搜集、信息的处理、影像资料的留存、图文宣传等工作。
3.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程指导实践团队开展工作。
(四)总结阶段(2023年10月)
结合学校2023年寒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拟定对在年度内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及重点鼓励支持能够深入基层,开展年度持续性研究,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报道,实践成果丰富、实践效果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实践团队。
五 参与要求
(一)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可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组队。本学期内,每名同学限报两个项目且团队负责人及安全员仅可担任一次。
(二)每支社会实践团队包含学生负责人1人、安全员1人、其他团队成员3-7人,项目归口到学生负责人所在学院。
(三)每个社会实践团队必须有1至2名指导老师,负责监督、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3项。
(四)为确保实践团队成员人身安全和健康安全,团队所有成员必须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未参保补充医疗保险的必须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否则不能参加实践活动。
六 工作要求
(一)做好社会实践立项组织工作。
各学院广泛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经学院团委审查,符合开展社会实践的团队需报校团委审核备案后方可开展实践活动。各学院团委需做好本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与督促工作。
(二)做好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工作。
各学院需对所立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跟踪指导,做到能够实时掌握社会实践团队活动开展情况及社会实践活动起始和结束时间,要对本学院的实践团队的活动内容、实践地点、成员构成、意外伤害保险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核查,严禁没有指导教师的实践团队私自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社会实践团队按照要求安全开展活动。
(三)突出社会实践成效,加强实践成果转化。
各学院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力求形成一批有学院专业特色和可持续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实践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本学院将“志愿服务项目”“SIPT项目”“互联网+”“挑战杯”竞赛项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四)扩大社会实践影响与辐射范围。
各学院团委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宣传报道,要认真汇总立项团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及时报送实践进度、实践感言、照片、视频等资料,积极营造学起来、干起来、实起来的良好氛围。
七 联系方式
张楠15846420127
石波罗55191730
组织部 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
2023年6月16日